-
「悦读」鲁迅·绘画的意义
导读:以下是鲁迅先生于1930年2月21日在中华艺术大学的演讲,是他对当时中国美术界的几点思考。归纳起来,可见鲁迅先生认为当时的绘画需要革新,且强调艺术应服务于社会,不能成为少数艺术家文人的专利品。时至今日,社会已发生重大的变革,艺术在社会中的角色亦悄然发生变化。然鲁迅先生的思考却永不过时。艺术的意义到底是什么?这是每个艺术从业者都该面对的问题。 谢海若《鲁迅像》木刻版画 绘画的意义 / 鲁迅 今…- 56
- 0
-
画家提香·维切利奥之王(1477-1576)
提香Vecellio da Cadore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,还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传奇人物莱昂纳多,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。 提香是他那个时代公认的天才,被称为“画家之王和国王画家”。 这种艺术领域中的这种巨人的发现,无论如何,影响了所有后来艺术家的作品。 提香在神话流派,风景和肖像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 顺便说一下,用主人的画笔捕捉是他同时代人的最高奖项。 这位艺术家过着漫长的生活,直…- 88
- 0
-
「悦读」艳丽与淡雅之间,中国画选择了后者
中国画的设色文/ 谢柏轲译/ 柴梦原 很少有资料阐释中国绘画的设色。中国古人在论及设色时,讲述的内容远远少于线条。许多世纪以来,不少画家对于重彩设色都持有强烈的偏见,这源自两方面的原因。首先是古代中国文人的生活态度,他们摒弃世俗而向往内心的平静。色彩被看作是肤浅的、脂粉气的、抢眼的。孔子为人们改变朝袍的颜色而感到痛惜,因为他们舍弃了纯正的红色与青色,而提倡杂色、紫色以及緅(zou)色。由于常常有人…- 71
- 0
-
「悦读」朱良志·中国艺术的两种境界
中国艺术的两种和谐境界/ 朱良志 最后简单谈谈中国艺术的两种和谐境界,即对立中的和谐和无冲突的和谐。从中国美学发展大势看,在早期美学中,儒家和谐思想具有突出地位,它偏重于人与社会的和谐,如大乐与天地同和。和谐美主要体现在伦理方面。无论是中道原则还是协调原则,都是在对立中追求和谐,通过人内在心灵的调适,达到和谐人伦、会归天地的目的。魏晋以来,道家的天和原则影响日增。而唐代以后,和谐的美学思想显然发生…- 81
- 0
-
「画事」文徵明·漫长的高考
“苏州城的人,正像苏州城的水,习惯了缓缓流遍千家万户的门前,无意掀起波澜。文徵明不懂科考,更不懂委曲求全,考不上就继续考,受了委屈就该回家。那个略显笨拙的少年到了中年,依然直来直去。” 十九岁的冬天,文徵明踏雪前往双蛾僧舍,拜访沈周先生。这年的冬天很冷,即便是地处江南的苏州,山径上也积着雪。文徵明的内心却十分热切——作为父亲的至交,沈周先生之名他钦慕久矣。作为苏州名门文家之子,文徵明并无天才,甚至…- 60
- 0
-
「复刻」宋徽宗·芙蓉锦鸡图
宋徽宗的绘画,以雍容华贵的气质,融汇清逸高雅的趣味,在“文人”与“帝王”两种不同审美之间,取得空前绝后的平衡。其艳丽的颜色、工致的笔墨,常人运用不免落入“俗套”,但在徽宗这里,却化作非凡风雅,流传千古。 这兼具华丽与文雅的绘画,源于徽宗超凡脱俗的审美品味——在其引导之下,徽宗建立的“宣和画院”,创作出大量符合其品味的山水、花鸟、人物画作。 这些出自宣和画院的传世画作之中,有徽宗赏识的具名画师之作,…- 25
- 0
-
康熙字典
此《康熙字典》是清代张玉书、陈廷敬等依明代《字汇》《正字通》为基础编纂的汉字辞书。全书按地支分为十二集,每集分上中下三卷,以214个部首分类,按韵母、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,共收录汉字47035个。冠以检字、辨似、等韵,尾附补遗、备考。此为清康熙五十五年内府刊本。
幸运之星正在降临...
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!
恭喜!您今天获得了{{mission.data.mission.credit}}积分
我的优惠劵
-
¥优惠劵使用时效:无法使用使用时效:
之前
使用时效:永久有效优惠劵ID:×
没有优惠劵可用!